前言
我蒙完了选择题——除了一个选B外,全都选C;乱写了几个填空题——有些填空题的答案往往不是1就是0;在计算题后写了“解”与“设”——以免使那张独立的“答题纸”成为白卷。
至此,我已经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完了整张试卷。但这次我不能早交卷——坐我后排的同学对我千叮咛万嘱咐,你可千万不要像上次那样15分钟就走掉啊,我说那好吧,我就给你多当45分钟盾牌。
于是这篇“考场博客”诞生。
正文
好多位数学老师在引诱我学习数学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数学可以培养逻辑思维”。我通常会以“看《柯南》也一样能培养逻辑思维!”和“古时没数学难道就没有逻辑思维?”来反驳。之所以所以我提出的反驳未与其观点发生正面冲突,是因为我自己也曾一度认为人家说得没错。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牛顿爱因斯坦一类的牛人,逻辑思维一定是超强的了。但那就是说,因为他们学了数学,所以逻辑思维才很强吗?我想这个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我们把目光聚集在普通人身上,来看看数学和逻辑思维到底有多大的关系。
小学的数学就不说了,对于一个智力处于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无论做什么估计都会培养逻辑思维。而那时学的数学也是必要的,不然买东西都不知道找没找错钱。
中学就不太一样了,一大堆实际中几乎用不到的东西蜂拥而来,但话说回来,若认真去看每一道“题”,说不定真能培养一些逻辑思维(虽然有那时间看侦探小说的话培养的逻辑思维更多),但事实并没有表面这么单纯。
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会不会做某题的关键在于那题型“见过没有”,也就是说,考试成绩的好坏,除了作弊外完全取决于平时见过做过的题目的多少,而不是多么有“逻辑思维”——哪怕你能能现场推导出新的公式。我本人就曾多次听到同学报怨自己某题做错,因为“没见过”。当时我对这个就很纳闷,会不会做和见没见过有什么关系,难道他们只有见过的才会做?可要这么说的话,卷子上的题我几乎都没见过啊,那我是怎么做出来的?!
大学则更牛逼,“见过”都不需要了。很多老师会通过“划重点”的方式,主动把所有题目变成“选择题”(“重点”中有几分之一的题型为必考)。我甚至见过某记忆牛人把老师划的“重点”题目全部死记硬背了下来,然后顺利通过考试——当然这也是需要很强的“能力”和一定的基础的,比如让我背我就肯定背不下来,让我死记硬背那一堆式子无异于让一个平片假名都不分的人背一首日文歌的歌词。
后记
数学是一种科学,逻辑思维是指一种思维能力,拿这两个来比的确很狗屁!
不要有偏见。
其实应该这么说,数学中有逻辑(数理),逻辑可以说是数学的子集,而数学也的确可以培养逻辑思维。
路个,你学什么专业的?我的一个朋友,研究视觉模拟的,face
关于数学与逻辑,你说的大概不错,我儿子毛豆(15岁),让他算3小时房顶上落了多少立方米的雨水,他不理解,(没有水呀),但是,问他Zen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