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识字之后,就不再需要”老师”教了。
我自信这句话会百分之百得到反驳,这是预料之中的,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能看到这句话的人,大多数都是现今教育的牺牲品。
如果你刚才有反驳的意思,也不用因为我说了一句”牺牲品”就产生什么情绪。相反你应该感到幸运,要知道在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里,要想不和别人一样当牺牲品,是得以更多的代价作牺牲的。
言归正传,当然也不是说老师就一无是处。在很多情况下,老师可以给陷入迷茫的学生一定的点拔,给误入歧途的学生一丝的引导,给不思进取的学生一点的督促。但是请注意,在这里,老师扮演的仅仅是一个”监护人”的角色。
如果说,老师只是安安分分地做他的”监护人”,那就没有我下面要说的一番话了。可惜事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的”伟大”的”老师”们,是根本不甘心只当一个”监护人”的。
也许是为了”对孩子负责”,也许根本就是对孩子不信任,也许是为了学期末的实际利益,本来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过程,老师竟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我自己就遇到过好几个在讲课时常说”要跟着我的思路走”的老师。当然,这话没错,不跟着他的思路走,就没法儿听懂他讲的是什么。而且对于应试教育而言,这些”跟屁虫思路”,是最适合应付考试的,毕竟人家这些老师”有着多年的考试经验”,甚至”参于试卷的编制”。但要知道,这是一个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误人子弟”的习惯。想想看,若是真跟了他的思路,全班几十个人,做同一道题,用的是同一个思路,同一种方法,甚至同一个步骤,这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还好,这样的事情很难发生,毕竟每个人的思维都有差异,而且基础有不同,再加上老师和学生之间不可避免的代沟,所以不可能每个人都能顺利跟上老师的思路。在这里,那些跟随能力强的人,即被老师称赞为”思维敏捷”,而没有顺利跟上的,则被归为”反应迟钝”(这个东西老师们当然不会当面说出,但心里早就默默记下,以作为今后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的辅助性依据之一)。这还没完,那部分在课堂没跟上老师思路的人在下去以后也不一定会闲着,一部分人拿着抄下的”笔记”(老师强调学生记笔记,其实是自己过名人瘾,毕竟他不可能像毛泽东那样,身边整天跟个”秘书”,专记其”语”,以为”录”)翻看,一遍遍地使自己的思路,向老师的靠拢;另一部分人可能怎么看也看不懂老师的思路为什么那么邪门,所以干脆自己想自己容易想到的适合自己的思路,反正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就目前来看,也还没听说哪个老师规定必须按照自己的思路来,不按不给分的。
至此,你可以想象一下,以这样的方法培养出来的”思维敏捷”的”人才”,以后参加了工作,会是个什么样的情形。若是搞研究,你说他能研究出个什么来?若是搞设计,那还不是千篇一律?要知道,模仿能力并不等于创造能力,而创造能力和模仿能力在这个时代哪个更重要,实在不用我再说。而且事实是大部分成功人士,在学校时,绝对不是那种”思维敏捷”的学生,原因也正在此。
除了这个之外,老师们似乎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多么地重要,他们根本不知道”自教自学”也叫”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熏陶下,好多孩子错误地认为,老师教什么,学生就该学什么。不久前我那上小学的表弟曾经问我一道数学题,我列了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但他却说这样不行,原因是”没学过”你写的这个。我不理解什么叫做”没学过”,于是我问他,难道只有课本上印过,老师教过,才叫”学过”?他点头称是。我被他这种很可能是由于他的”老师”诱导而产生的歪理邪说击倒(比如老师说,”学过”的字,每个写一百遍,这样就导致小孩子就算多认识几个字,也不敢承认”学过”那些字),不过后来在我的坚持(他是比较听我的话的)加诱导(我说你学一种你同学都不会的方法岂不是很拽)下,他同意让我教他这”很拽”的方法。接下来他没用一个小时,就学会了方程组并非常方便地解决了那道题,不过令我郁闷的是,最后他仍没敢用我教的那方法在作业本上写。
面对这让我啼笑皆非的事情,我除了无语还是无语。而且我还知道,还有一种学生,在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学会了”逢难便问”,根本不懂得自己去解决问题。这一切的成因,难道是因为老师们怕自己丢了饭碗,才害怕让孩子们都有自学能力吗?当然,我这只是一个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想法,请大家无视,我想我们的”园丁”应该还没那么小的肚量–虽然这已经直接关系到他们自己养家糊口的生存问题。
记得有一次考试后发数学卷,我把后排一位平时考试成绩很好的同学的卷子借了过来,以便改我做错的题。没想到竟然发现一道题,我做对了,他却空着没写!(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应该知道我的数学水平)我当时很惊诧,忙掉过头问他,这么简单的一道题,你怎么没写啊!他无奈地耸了耸肩,以前没见过这种题型,现在看来的确是挺简单。我当时就很不理解他的话,什么叫”没见过这种题型”?难道说,一道题必须是他”见过的题型”,才会做?不过说实话,在当时我虽然有些迷惑,但仍是对其佩服万分的,相比之下对于我来说,每一道题都是”新题型”的事实确实太过丢人。后来再仔细想想这件事,简直太荒唐,却又太有意义了。自那以后,我对这类的事便多加留意,结果发现,那次的事情并不是偶然。导致这出现的原因是多样的,比如曾经表面流行现在表面取蒂实际仍然流行的”题海战术”。说实话,题海战术绝对是有效的,至少对”考试”是有效的。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某”名师”就说了,每年的试卷都是从一个”题库”中抽的题,因此只要把那”题库”中的题全背下来,就可以轻松过关(此话摘自电脑爱好者杂志)。
这样子在一些根本的东西没改变的前提下是”有些益处”的,对谁都有。学生的话可以”短期内受益”,至于会对未来造成多大的危害,就没人在意了,要知道现在的学生普遍鼠目寸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今天爽了,谁还会去在意明天;老师的话也可以短期内受益,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名声上的,而且这个绝对安全,无论那学生未来会遭遇什么后遗症,都不关老师什么事,就像是去年你在谁那喝了一杯水,今天你中毒了就说是那杯水有毒一样,没证据,而且那拨学生一般来说根本悟不到这一点,面对当年老师一手造成的自己如今的不利处境,他们只会感到”没面目”见他们的”敌人”。在这里,明眼人应该都能看出,这样的”互利”,显然就是一对瘾君子和毒贩子之间进行的勾当,虽然前者爽极一时,后者发足横财,但很显然,如果不是RP极佳的话,其下场无非都是死亡–前者吸死,后者枪毙。
说归说,最后我还是奉劝朋友们一句,即使你觉得我说的有些道理,也不要去”为了革命而奋斗”,要知道,在这个少数服从多数的社会里,坚持真理,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有理
o(︶︿︶)o 唉
ps:路哥你大学的么?
看的看的弄得我都不想念书了!靠!^^^^^^^
我们不需要制式的老师
PS:我十分受不了我门的翻译老师,她的发音真是独特到极点的.
现在有些老师何止是“无用”?简直就是“废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