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道里碰到小Y,他说一会儿用你电脑看张光盘。我正感到纳闷——小Y和我一个寝室,他不可能不知道我的电脑是拒绝电影的——他已经把攒在手中的一本书在我面前晃了几晃,我隐约看到了飘动着的黄黑红相间的条纹,和德国的国旗很像。
我接过那书,拜仁的队徽赫然入目,他告诉我,这是一本讲拜仁历史的书,并且随书附赠光盘一张。他看我不大有兴趣的模样,忙对我说,那儿也有卖关于尤文图斯的,你最好也去看看。我说还是算了,我喜欢尤文图斯不假,可对它的历史不感兴趣。他反问道,像你这样,以后出去别对别人说你是尤文的球迷。我没有反驳,事实上我至今不能把尤文所有队员的名字全部说出。在一般人看来,我不仅没资格称为尤文的球迷,甚至不能算是一个足球爱好者。
不过对于我而言,倒是不在乎是不是球迷,反正就算是,也没人给发工资。我喜欢尤文图斯,完全是因为喜欢看他打法,那种稳固的防守和致命的反击能给我带来巨大的惊喜。我觉得看他们的比赛和知道这个队成立于哪一年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就算知道,除了在别人面前多一些可以装逼的谈资以外,没任何益处。
不过对于他的话,我可以理解。我知道,现在的好多年轻人喜欢一件事物,都是盲目的喜欢。
比如说“追星族”,喜欢某位歌手,往往就喜欢他的一切。知道新专辑的名字是无可厚非的,但知道他们的出生日期饮食习惯还有兴趣爱好就显得动机不纯。还有些人不仅喜欢他们的歌声,甚至还喜欢他们的缺点——比如周杰伦有些粗口,经常“屌”字连篇,然而这却被其粉丝大加追捧,自以为很酷。真是不理解那些人是怎么一个想法,难道只要是偶像作出的举动,就都很优雅吗?我想若是哪位大腕某天在公共场合抠鼻孔被不幸偷拍,他们的粉丝在看到这一场景后,会不会也去对这个动作竞相模仿。
记得曾有人问过我,你怎么会喜欢张信哲,你不知道他是个太监吗?我首先告诉那人,我从来没有“喜欢张信哲”,我只是“喜欢听他的歌”,至于什么“太监”,纯粹就是流言,退一步讲,就算不是流言,那又怎么样,我是在听他的歌,又不是在看他的人,他是不是“太监”,对唱歌有影响吗?相反,我倒是知道在古时的欧洲,就有一群被称作“伶人”的“男”歌手,他们拥有帕瓦罗蒂与多明戈加起来都达不到的音高,但代价是从小即被阉割,而到了变声期后不会变声,因此拥有惊人的嗓音。可是要知道,那时的他们没有人身自由的,都是被逼无奈的,若是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宁肯不要那样好的嗓子。所以说现在若是某位歌手,比如说张信哲,真的是所谓“太监”的话,那我就更加佩服了——能为了自己的爱好、为了自己的事业不惜付出那样巨大的代价(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没什么代价比那个更大了吧),我们除了对其亿分的敬佩之外,还好意思有别的想法吗?
这个世界上,本应该只有爱情才是盲目的,只有陷入这个东西后,眼睛变得有些模糊不清,才说得过去,可纵观现在的人们,也许是对爱情追求得太过强烈吧,以至于使其溶入进了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使得很多本来应该非常清醒的东西,也一样变得盲目起来。
“情人眼里出西施”早已作古,对现在的年青人来说,“稀屎眼里出情人”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稀屎眼里出情人》有0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