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没两行就关了,我非常明白,哲理都是悟出来的,没有什么哲理是可以直接写出来的,看见越像哲理的东西,越是装逼。
过了一会朋友发过消息来问我看完了没,觉得怎么样。我说看了,没意思。他说他倒是觉得挺经典的,而且里边有个讲创业的故事很适合我借鉴。我回复他,发财是不可能重复第二次的。
现在不少人都喜欢看名人的传记,我将那理解为看着别人的成功经历自己一个人躲在被窝里意淫。我讨厌那种书,根本就是让人误入歧途。那写书的人生活在什么时代,你自己又生活在什么时代,能比吗!比尔盖茨可以退了学一个人编DOS,求伯君可以几个月不出门写WPS,你能吗?就算你能一天学都不上,就算你能几年不出门加天天包夜,就算你有比他们两个加起来都高的智商,你也做不出什么大玩意儿来!而且那种书中的内容,也有很多是不真实的,有些“名人”为了提高自己的“传奇度”,会把本来有那么一丁点儿离奇的经历写的半点也不着调。我也亲眼见过一个靠着高智商考了第一名的从不写作业的同学在期末“交流学习方法”的演讲上说自己学习有多么刻苦——虽然他那样说是因为有学校在背后指使着,但作为知情者的我仍感到了恶心和呕吐。
他接着说,照你这么说,那学营销的岂不是浪费青春浪费金钱?我说这还用说,一个没钱的人教你如何赚钱,你觉得不好笑吗?他说,终于找到个比我的专业还白学的,不容易。
事实也正是如此,我对现在“教师”的整体素质不敢苟同,我不相信他们中有多少人可以握着“赚钱秘诀”不用,而去无私地当蜡烛燃烧自己。事实上那些教营销的教授们其实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们教的东西对学生们根本有任何实用价值,之所以他们能共同保持一种默契不加以点破,是因为他们还要靠这个吃饭。这就像是一个广告说“只需交纳100元,即教你一年赚一百万的方法”,虽然实在太过荒谬,但大量的案例却证明,这种荒谬竟也能使一些人上当。这一比较不难看出,“营销”这种课为什么这几年还挺火。
好在我从来没有上过当,因为我坚信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不食嗟来食”的故事应该都听说过,可面对“免费的午餐”,却不是谁都能经得起诱惑的。
《交100元,教你一年赚一百万》有5个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