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修越坏原理

在我笔记本左下角的手托处,有一大片磨白,几个小时前,那个地方是一张列出该了电脑特色的帖纸。

我对那张难看的贴纸已经忍了很久,但一直没有下手。今天终于忍不住了,越看它越觉得不爽(我做不到不看),于是找出工具,小心地将它的边角挑起,然后整个儿揭了下来。不料,可能那该死的帖纸粘得太紧了,以至在揭掉之后,仍残留着大量的胶,让我不得不用手指将其一点一点地搓掉。在这个繁重的工作完成后,令我意想不到的事再次发生——那搓胶的地方,竟出现了一大片的磨白!难道是在搓胶的同时,把那里的漆也给搓掉了?

我在这里暂时不想对那烂电脑的质量做出任何的评价,我只想说这事的结论,就是本来是为了更美观的,可结果反而更难看了。

这样事与愿违的情况我已经遇到过不止百次了,每一次都是适得其反。

我将之称为“越修越坏原理”,这个名字缘于一次维修经历。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的一只SONY随身听的线控器出现了一点儿“问题”。坦白地讲,这个“问题”称之为问题有些牵强,因为那仅仅是音量调节旋钮“手感不好”。但这一丝“问题”并不能被我容忍,于是我打算换掉那个可调电阻。准备好了元件后,红上电烙铁,开始工作。正要把那个新的元件替换上去,不幸发现,SONY用的这个电阻竟然不是标准的元件!这突然的变故让我无所适从。不得已,只有将原先拆下的那个给安回去。

事情如果到此为止,我如果就此收手,顶多也不过是我白做了堆无用功,并没有什么损失。但事实和理想是往往是有差距的,而这次的差距还格外地大。

当我把那电阻装回去后,又发现,那连接处的焊点,不是很圆滑,这又是我不能容忍的——要知道,我可有着七年多的焊接经验——于是我再次将那电阻拆下,重新焊接。意外就在这时出现,我的烙铁头,不小心碰到了旁边的一个二极管,热力使它管脚的焊锡迅速熔化,冲力使它飞离了印刷电路板,重力使它落到了地上,眼力使我再也不见其踪影。这宣告了我那线控器的命运——死亡。

当时我面对那线控器的尸体,想了好久,甚至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都一直在思索着那件事情。

最后,我终于悟出了“越修越坏”的道理,可当时没想到的是,一向自认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的我,在后来会不断地重蹈着大量的覆辙。

这证明了我的这一觉悟对于我本人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究其原因,是因为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明知会“越修越坏”,也还是要修的。

越修越坏原理》有4个想法

  1. 中国的牌子还不行,技术不够水平!
    我的联想的受机刚买上,电池充电就出现问题!
    被售后服务人员电激了一下,现在一块电池连一天都顶不下来啊!:(

木偶杉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