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功夫熊猫》后,我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悲恸,终于流出了眼泪。这并不是一部感人的动画片,却唤起了我心中的伤悲,积攒了许久的伤悲。
“功夫”和“熊猫”是两个打着中国印的东西,在国外它们甚至可以代表中国。当一个外国小孩子提起中国时,会说“有熊猫的那个国家”;当一个小伙子提起中国时,会说“有功夫的那个国家”。它们特征的鲜明,甚至比瓷器,CHINA,更让人印象深刻。
《功夫熊猫》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尤其是画面,“太郞越狱”和“山间吊桥”那两段的运镜,让人觉得是在看好莱坞的动作电影。而最让我震撼的是,整部片子处处洋溢着浓烈的“中国风”,无论是亭台楼阁,还是古松栈道,甚至屋内的一个极细微部分的装潢,都是极具中国特色。
可是,我却无法忍受,一个如此“中国”的动画片,里面的人物竟然全都在说英语!虽然我知道英文的内涵有限,在将中文翻译过去时经常会丢失信息,但当我听到将“师父”蹩脚地翻译成“MasteShiFu”时,仍然感到了一阵心悸。
然而瑕不掩瑜,它的确是一部很好的动画片,只可惜,在被梦工厂制造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它是一只“披着中国皮的美国狼”。虽然是狼,但也比国内那些个“披着美国皮的中国羊”强得多。
迪斯尼的《花木兰》也是一只“披着中国皮的美国狼”,可不少国内的孩子在未学“唧唧复唧唧”之前,正是因为它才认识了我们勇敢的木兰姐姐;《七龙珠》这一条“披着中国皮的日本狼”席卷了全世界,现在的孩子听到“孙悟空”,首先想到的不是花果山的猴子,而是一个全身发光的超级塞亚人!
但有多少人知道,《七龙珠》的作者鸟山明,正是被中国动画片《大闹天宫》震撼而决心踏上漫画道路!有些常识的漫迷都知道《铁臂阿童木》是日本动画的开山之作,其作者手冢治虫正是日本动画的鼻祖,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也是在看了中国的一部动画片《铁扇公主》后,放弃他本来从事的医学,转而决定从事动画创作的。如今,日本的动画已经风靡全世界,而且已经成了其支柱产业,占国内总GDP的11%!
再回头来看看我们的动画片,是越拍越垃圾。那3D不3D,2D不2D的《蓝猫》也只能骗骗小孩子;最近的一部3D的《秦时明月》,貌似还有不错的剧情,但人物那僵硬的动作,还比不上几年前国产游戏里的CG。不过和蔼地讲,比起前段那垃圾无比的《魔比斯环》来倒是强些,至少还是有了一些中国风的,而不是在连自己的文化都搞不清的情况下,就去挑战别人的文化。
如今我不得不去怀念小时候那全水墨风格的《小蝌蚪找妈妈》,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天书奇谈》、《邋遢大王》、《黑猫警长》、《魔方大厦》……还有那曾经无比辉煌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刚在网上看到竟然还有人说要“抵制”《功夫熊猫》,更觉悲哀。有了这一帮子在自己落后的时候不知道奋斗自强,却整天嚷嚷着“抵制”别人的人存在,难怪我国的动画业现在会如此衰微。
就好像看以前的无声电影![]()
真討厭啊。
我想放假,想放假想放假。
5555555,,